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新時代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依托單位引導科研人員開展高質量科普工作,全面展示科研人員的科普工作成果,激發(fā)廣大科研人員的科普工作熱情,協同發(fā)力推動依托單位科普作品宣傳效應再提升,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面向依托單位常態(tài)化公開征集科普微視頻,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作品要求
提交時間。推薦作品(包括已公開傳播和未公開傳播的原創(chuàng)微視頻作品)全年可以提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每月15日集中受理作品。
內容要求。內容立足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項目產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和研究歷程,圍繞普及科學知識,介紹研究進展,展望未來發(fā)展方向,點評世界科技前沿,分享科學方法,宣傳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促進公眾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理解和支持。作品應符合以下要求:
1.確保科學性。作品中的科學知識必須經過科學同行認可,不涉及任何商業(yè)推廣,內容要求不涉密。
2.注重藝術性。畫面表現鮮活吸睛,圖文并茂,形式活潑,音樂富感染力,字幕整潔;格式須為MP4格式,畫幅比例16:9,分辨率為1080p以上,單個視頻大小一般不超過300兆。
3.增強科普性。要以通俗簡潔的方式闡述科學知識,善于運用生動風趣的語言,直觀形象的方式感染受眾。作品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不得有錯別字。
4.承諾原創(chuàng)性。作者承諾提交作品創(chuàng)意及素材的原創(chuàng)性,保證對提交作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5.體例一致性。視頻應由片頭、正片和片尾三部分構成,片頭名稱應與申報名稱一致,片尾應體現主創(chuàng)人員、制作單位、版權單位等制作信息;作品表現形式為適合網絡宣傳的微視頻形式,可以是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動畫、動漫等;時長要求短而精,原則上為4~6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
二、相關要求
1.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安排,我校每次僅有10個推薦名額,如有多人申報,將擇優(yōu)推薦。
2.填報《科普微視頻作品推薦表》(見附件)并加蓋學校公章,連同微視頻光盤,于每月14日前報送至科研部,逾期不予受理。
3. 將視頻文件、《科普微視頻作品推薦表》的電子版發(fā)送至聯系人郵箱linye@ustc.edu.cn。
三、作品展播
中心將對各依托單位推薦的作品及時開展形式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將盡快通過中心“科金譚”視頻號等平臺進行展播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力,并且優(yōu)先展播與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項目相關且未公開傳播的科普微視頻。后續(xù),將組織開展優(yōu)秀科普微視頻作品評比,對優(yōu)秀作品、主創(chuàng)人員和組織單位給予表彰。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朱椰琳 電話63607900 郵箱:linye@ustc.edu.cn
姜 川 電話:63601954
校科協、科研部
2024年4月19日